掃碼體驗手機版
掃碼關注公眾號
掃碼關注公眾號
以色列位于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亞洲西部,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又被稱為亞喀巴灣)。
?以色列重要的產業是觀光業,其優勢在于以色列國內大量而又珍貴的歷史和宗教遺跡,從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及其他獨立教派)、伊斯蘭教、到巴哈伊教等都有。另外以色列的溫暖氣候和豐富的水利資源也是優勢之一。以色列的觀光業包括了圍繞于圣地的各種歷史和宗教景點,也包括了現代的度假海灘,以及各種考古學觀光、古跡觀光、以及生態旅游。
以色列位于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亞洲西部,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又被稱為亞喀巴灣)。
?以色列重要的產業是觀光業,其優勢在于以色列國內大量而又珍貴的歷史和宗教遺跡,從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及其他獨立教派)、伊斯蘭教、到巴哈伊教等都有。另外以色列的溫暖氣候和豐富的水利資源也是優勢之一。以色列的觀光業包括了圍繞于圣地的各種歷史和宗教景點,也包括了現代的度假海灘,以及各種考古學觀光、古跡觀光、以及生態旅游。
[收縮介紹]不身臨以色列,就無法體會其面對的復雜宗教和歷史矛盾??迚蟹从沉霜q太教與伊斯蘭教的歷史糾葛。P1 哭墻全景??迚φ麨槲鲏?,是原猶太圣殿的西側宮墻。但現在看,它位于金頂的阿克薩清真寺的東南一側。遠眺圣殿原址。在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市中心,矗立著伊斯蘭教的圣殿阿克薩清真寺。非伊斯蘭教人士一律不準入內。這里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歷史上的許多戰爭由此而起。僅基督教十字軍東征阿拉伯地區,戰爭就延續了兩個世紀。公元前十世紀,在猶太王國首都耶路撒冷錫安山上建立了所羅門圣殿,即猶太教第一圣殿。300多年后,古巴比倫人占領耶路撒冷,摧毀了圣殿。50年后,猶太人復國,在原址新建圣殿,史稱第二圣殿。公元70年,羅馬帝國鎮壓猶太人抗爭,再次摧毀猶太圣殿。而猶太人被驅散到世界各地。這是以色列國家博物館展示的第二圣殿模型。第二圣殿時期的耶路撒冷模型(局部)。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占領耶路撒冷,然后在猶太第二圣殿廢墟上建立了伊斯蘭教的阿克薩清真寺。極端猶太復國主義主張重建第三圣殿。爭奪耶路撒冷和圣殿的主權,是中東紛爭的死結。雖然以色列1948年復國,并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將耶路撒冷全部據為己有,但猶太人還是只能在圣殿西墻遺址下祈禱,不能進入圣殿圍墻內部,因此西墻得名哭墻。虔誠的猶太教徒在哭墻下祈禱??迚ν忾_放,男士進入男士專區,只需自取一頂猶太式樣的小帽戴在頭頂即可。以色列國旗在哭墻前飄揚,但以色列人卻不能進入圣殿核心區域,因為那是伊斯蘭教圣地。巴、以心結何人可解?哭墻前每天都有信徒虔誠傾訴。他們不拒絕拍照,甚至可以將鏡頭抵近臉部。信徒在哭墻前書寫祈禱詞,復頌經文。人們把自己的祈求和愿望寫在紙條上,塞入哭墻的縫隙。據說游客的紙條占了多數,他們并不是猶太教徒。遙看哭墻??迚﹂L50米,高18米,還有大部埋在廢墟之下。這個高度只算到大塊石頭。再上部的小石塊圍墻是為了防止圣殿區的阿拉伯激進分子向下投擲石塊而新建??迚Σ还鉃榱丝???迚η?,幾個猶太人高興地載歌載舞跳起了民族舞蹈。希望在前方。?
夜色獨涼
2019-12-26 12:46:41
3797 人 已 閱讀
世界末日究竟是什么?瑪雅人給出了極其準確的時間:20121221!而這一天卻是我們一干21人在耶路撒冷的約以九天旅途中第一次見到以色列濕季的雨水,習以為常地一天換著四季的衣服,而那天真正把我們全部的衣服穿上而不再脫下的一天:濃灰的云層下,凜冽的寒風在橄欖山上陣陣襲來,太陽躲閃著濃云,不時把耶穌光投射到橄欖山上密布的猶太墓穴,傳說,他們等待彌賽亞的來臨,相信到那時彌賽亞會來到這里召喚他們,使他們都會從死里復活,與他一同進入榮耀的天國。已經到了世界末日的時刻了,他們還在等著復活嗎?以色列對于中國人來講,文化、歷史、宗教差異巨大,絕少交集!我相信行萬里路后對萬卷書的頓悟,所以你不身臨此地,你絕不可能真正讀懂猶太人,也不會理解后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他們由來已久的紛爭、割舍。事實上,還沒到世界末日,我們的攝影之旅似乎注定要沒開始就要結束了:11月14日巴以再度開火、以色列啟動防務之柱以鐵穹攔截哈馬斯的土飛彈,戰機不斷轟炸加沙,情勢緊急,幾乎放棄約以之行,不斷與<龍攝天下>溝通情況。終于,11月22日傳來?;饏f議達成,距離我們的啟程日僅22天!然而提早一天到北京,正值出發的時刻,自加拿大傳來噩耗,真正啟動我在2000年重新發燒的、一起在元陽、壩上、仰天湖草原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雞早、吃得比豬香,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大哥張老板隕于六旬。至此,生與死,現實與歷史,宗教與世俗,在以色列的行程中,就至始自終地糾結在一起!對于國內的旅者,慣常去西藏高海拔征服幾千米的雪山,似乎要證明自己脫離地心引力的能力。而今天我們在以色列,將要翻越0海拔“高山”后,一路下來,去理論上離地心更近、吸引力更強的-422米海平面。但就是在那里,死海卻能把地心對你的吸引力減為“零”,絕對不會沉沒!從這個意義上洼地里的民族和大陸民族還真的不同,無論他們種的糧食、養的牲畜、住的房子以及信仰的神!加加利海是內陸的淡水湖,它應該著名,因為它是世界第二低海拔湖,低于海拔二百多米,僅次于死海。其源頭卻是鼎鼎大名的約旦河從戈蘭高地匯流而成,這是我們第一晚的住宿地。白天六個小時的時差的不適,早已經被第一天的忐忑、新奇的心情壓在潛意識表層了,對了,就是那個叫弗洛伊德的猶太人說過的。約旦河很小很細,卻是耶穌誕生后最重要的生命載體,并且演變出基督教的重要禮儀——洗禮(受洗)!我們在以色列會受到洗禮嗎?當然僅僅是以色列,對猶太的歷史和宗教恐怕還是走馬觀花,事實上我們這次的行程在第二個早上就過關到了約旦,開始了約旦杰拉什、佩特拉、瓦地倫等地時空穿越旅程。杰拉什始建于希臘統治時期,有許多羅馬統治時期的古跡,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建筑使你恍如身處羅馬古城。在大片《奪寶奇兵》和《阿拉伯的勞倫斯》已經很神往的佩特拉,號稱粉色之城,各種顏色的沙巖遍布峽谷,使得他們的先輩無需燒磚制瓦,就可以在崖谷峭壁上鑿刻成無數的城堡、宮殿甚至劇場,還誕生的一種叫沙瓶畫的藝術品。號稱月亮谷的瓦地倫地處約旦南部壯觀的沙漠山谷,這里絕無僅有的地貌與月亮極像,這是約旦荒涼的地區,豐富的景觀中僅有幾千貝都因游牧民族和他們的羊毛帳篷存在。直到再度回到以色列,已經是在它最南端的紅海海濱城市——美麗的埃拉特了。紅海的珊瑚和美麗炫彩的魚,只要潛水就能觸摸到。而海濱港灣中停泊的游艇,昭示著以色列的迦南以前是,現在仍然是“流淌著牛奶和蜂蜜的地方”。紅海盡管美麗,但夠不上死海著名!這是個不會游泳的人都不會沉下去的“?!?,足夠吸引我這個不會游泳的人了!然而更驚奇的是,死海對于皮膚的保健護膚作用簡直可以說是神效,角質、皮炎一掃光!當摸著光滑的皮膚,恍如自身不曾存在過,是別人的皮膚嗎?然而更加美麗的是這片海,靈動、炫彩、無暇!比任何其它的海更加鮮活,我們的影像記錄了死海的萬般風情。進入到耶路撒冷、伯利恒才知道A區、B區、C區的含義,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分割、自治、隔離墻和定居點,國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是去了三國五地:以色列、約旦、巴勒斯坦以及基督教的伯利恒和巴哈伊教的海法。這個充滿了宗教、民族習俗和文化碰撞的地區,必定是充滿了豐富人文題材的應許之地,攝影人題材的歸宿!但是人文對于影像,視角構圖不僅是人、還有物。因此耶路撒冷、伯利恒的大場景、各類教堂、市井街角、書文飾品、佳肴糧蔬等皆是構成猶太、伊斯蘭和基督教人文的影像元素,所以不僅拍攝哭墻正統猶太教人的特寫是人文,橄欖山墓地的大場景也是人文,甚至剛走過來死海風光糖水片也是人文。它的美麗和療效令人相信這個古老的傳說:埃及艷后(Cleopatra)就是因為要霸占死海的天然寶庫而鼓動馬克/安東尼(MarkAnthony)攻打以色列。而真實的羅馬人對以色列的戰爭發生在約公元一世紀的馬薩達,這里是希律王在公元前37年所建,而在猶太人大起義失敗后成為避難所。相對死海高出450米的堅固堡壘修建了可以貯備充足糧食的倉庫、匪夷所思高技術含量的蓄水池,甚至還建有馬賽克鋪墊的游泳池和桑拿浴池,以至于羅馬大軍兩年都沒能攻下來。在羅馬人建筑了同等高度的攻城坡道后,堅守的猶太人決定在逾越節殉難,因為教義規定不能自殺,以致后來羅馬人只找到死于自己的親人、同胞手刃下的960具尸體。他們從幾個幸存躲在蓄水池的活下來的人口中得知最后時刻、起義領導人的話:“我們是最先起來反抗羅馬,也是最后停止抗爭的人,感謝上帝,當我們從容就義的時候,我們是自由人!”。所以,一個四海一河(地中海、紅海、死海、加加利海以及約旦河)的國家注定是文化撞擊、宗教交匯、民族匯合的炙熱之地,人文題材從不缺乏,各種視角都可以冊編成集。如果說耶路撒冷幾千年來充滿著死亡和新生也即復活,那么是猶太教對于耶穌的故事,還是基督教舊約或者是伊斯蘭古蘭經克隆著同樣的說教?這個精神正在一直延續著,我們不斷用未來的理念構筑著新的宗教,例如,海法(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地中海海濱城市)的巴哈伊教。巴哈伊信仰把人類視為一個地球上的大家族,曾經的、現存的“唯我獨尊”視其他宗教為異端邪說的偏見,并非上帝的本意,事實上,諸如印度教、猶太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些信仰體系的稱呼、經典里的故事,甚至其創始人的名號,歷史上都相互借用甚至彼此克隆過。巴哈伊信仰教義之一是宗教同源,人類是單一的種族,上帝已啟動了歷史性的力量,正摧毀著傳統的種族、階級、教義和國家間的隔界,并將適時引發一個世界性的文明,人類社會正在不斷地消除偏見。如此振奮的理想是自另一個猶太人——馬克思,引導過的史無前例的世界革命后,未曾有過的新鮮空氣。然而如果不用未來的理念思考,揭開古老的石板,瑪雅人的預言也差點摧毀了人類的階級、種族、國家的界限,讓全人類第一次有了統一的期盼和絕望!這是跟宗教相反的宿命邏輯:宗教知道必死,但死后可以復活,升入天堂。而20121221那個時點一切都結束了,于是宗教的宗教也終于沒有被統一!幸好,我們在橄欖山的那天也只是被雨淋回來酒店,之后,大好晴天,甚至見到了彩虹。不論是死還是復活、不論是宗教同源還是世界末日,現實的是,我們看到的以色列背后的精神是:受辱而知后恥、爭寸土而立國、有理想始建國!1881年,俄羅斯籍猶太人醫生平斯克爾出版了《自我解放》一書,提出了建立猶太民族國家的想法。1896年,匈牙利猶太律師赫茨爾新著《猶太國》,完整闡述了猶太復國主義思想。接著猶太人回到迦南、耶路撒冷、約旦谷地、特拉維夫,連文字語言都是復活了古希伯來語言,使之變成日常用語,這樣的民族怎能不強?!我們曾經接受著這個民族一個名人的另一種思想,并應用著,我們卻對這個民族根本不了解,這就是人文!我們不了解別人的人文,同時卻丟掉了自己的人文,這個世界唯一需要我們用文字和影像記錄的人文。歷時11天,12月24日我回到了廣州。5天后,坐在廣州大劇院,以色列愛樂樂團正在有中東古老帕西血統的印籍指揮家——祖賓·梅塔的指揮下演奏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樂。被稱作“貝多芬第十”的這首交響樂,堆砌了勃拉姆斯整整十五年的樂思,似乎宗教般地宣示著一樣的世界大同,上帝同源的理念。舞臺上我又看到幾個樂手頭戴的小圓帽(Kipa),甚至還有兩鬢掛著極端正統猶太教顯著標記——辮子的樂手,原來在他們嚴肅正統的宗教背面也流淌著世俗的靈性。沉浸在音樂里,于是我記起:尋找到的耶路撒冷耶穌宗教啟點,度過的瑪雅人世界末日。當今天再回到中國的現實原點,怎樣構建我們未來的攝影生活呢?注:巴哈伊教在我國有著名房地產業人士潘石屹夫婦加入該教。(全文完。2013/1/9于廣州,張璟)
風起云影
2019-12-20 15:12:40
3610 人 已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