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版

    掃碼體驗手機版

  • 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公眾號

    掃碼關注公眾號

首頁  >  亞洲
亞洲
查看更多圖片

亞洲

亞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同時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后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

亞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同時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后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

[收縮介紹]
周邊目的地:
精品游記
  • 尼泊爾:大麻、荼毗(火化)與裸體苦行僧——濕婆節

    尼泊爾:大麻、荼毗(火化)與裸體苦行僧——濕婆節

    如果大家去過尼泊爾旅行,走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大街上,經??梢钥吹揭恍┮律酪h褸,蓬頭垢面的中老年男子。他們臉上畫著五顏六色的條紋,一手拿著小鐵罐,一手拄著拐杖在閑逛。這些人就是印度教國家里獨有的一道社會景觀——苦行僧。這些人就是印度教國家里獨有的一道社會景觀——苦行僧??嘈猩臉O限生活,有人與蛇共眠,將身體倒掛!苦行僧,是指印度宗教中一些以“苦行”為手段的修行者,在南亞次大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2008年以前,尼泊爾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為國教的國家,現在也有90%左右的宗教人口為印度教徒。因此在尼泊爾旅行中經常會見到苦行僧的身影,其中有些還是從印度過來的修行者。走在路上,如果你看上他一眼,他會馬上走過來,在你的額頭上點上一顆吉祥痣。當然這不是免費的,你要知趣地給10-20盧比。在尼泊爾,苦行僧被叫做Baba,意思是“圣人”。他們被看成是來凡塵普度眾生的“神的使者”,受到人們的尊重。加德滿都的苦行僧,多喜歡聚集在當地最大的露天火葬場,巴格馬蒂河邊的帕斯帕提納神廟的附近居住。中國人習慣俗稱這座神廟為“燒尸廟”。他們三五成群地住在神廟外的長廊下面。多數人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大多赤身裸體,身上涂抹著木炭灰,甚至是死人的骨灰,只在腰上裹一塊看不見顏色的破布。除了一個碗以外,幾乎一無所有。帕斯帕提納神廟:尼泊爾等級最高的印度教神廟之一苦行也許對現代人來說難以理解,這是古印度時期盛行的一種修煉方式,在印度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印度教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輪回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此生就得到神諭和真經,苦行僧就被認為是這樣一條捷徑??嘈猩按约旱纳眢w,把自己的身體看作是罪孽的載體,苦行僧希望通過把物質需求降到最低來,獲得心靈的解脫,得到神的庇護和恩賜,從而擺脫無盡的輪回之苦。尼泊爾的最迷人之處,就是不同的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不同的活法,旁人常常會對此予以尊重。真正的苦行僧,大多過著極端樸素的生活,靠乞討為生。他們要在圣河沐浴,以洗凈肉體,同時要練習瑜伽,從而放松身心。每天還要進行冥想,思考過去,現在和未來??嘈猩畟冏孕【透S師父苦修,他們從師傅那兒學來的生火技巧,每天都要用的,起床后第一件事情便是生火?;饘嘈猩畞碚f至關重要,在印度教教義中,萬物是由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組成的。人在生命終結時,通過火能使靈魂得到凈化,同時將肉體分解,回歸自然??嘈猩蛔鸱Q為神圣的人,是神的代表。在尼泊爾偏僻且傳統的鄉村婚喪節慶,人們都會請他們主持,并給予祈禱,祝福。對信徒而言,此時這些僧人是在為神傳達指令,是神的代表。濕婆神是苦行之神,傳說他的額頭上三條橫線代表3個神和三個世界,而大多苦行僧都信奉濕婆,因此也會在自己的額頭上涂上三條醒目的橫線,以示景仰。濕婆(梵文:???,?iva,泰米爾語:?????,英語: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是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轉化)的職能,為印度教信徒最為敬畏的大神,由吠陀時代的天神魯奈羅演變而成。濕婆節屆時將有約一百三十萬尼泊爾和來自印度、不丹等世界各地的信徒聚集在加德滿都帕斯帕提納神廟舉行盛大的慶典,還有苦行僧的諸多怪異表演??嘈猩娌繄D繪的各種圖案,多是模仿主神化身的模樣,很難想象,這些涂料就是從燒尸的木材,甚至尸體的骨灰取的??嘈猩脕硗磕ㄈ?,象征與神靈同體緊密結合,受萬民景仰。然而伴隨現代化的沖擊,尼泊爾的“圣人”們也紛紛下海,成為雪山之國最杰出的演藝人士。在這些浮夸的“演員”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活躍在帕斯帕提納神廟的幾位明星苦行僧。他們曾經榮登過BBC和國家地理頻道,甚至曾被《孤獨星球》選為封面?!豆陋毿乔颉贩饷娴哪岵礌柨嘈猩殬I苦行僧們深諳外國游客的心理,懂得如何專業配合拍攝,各種造型六得飛起。當然,更懂得獅子開大口。其中尤以帕斯帕提納寺中的拉姆寺為固定營業場所的四位苦行僧老哥,被筆者戲稱為“燒尸廟F4”的為甚。F4擺造型很專業,但同他們合影一定要記得討價還價。對于中國游客,倘若你懵懂無知,他們會配合導游索要超過1000盧比(約合人民幣60元)的合影費用。事實上,本地人通常只給10盧比。即便是明星,100倍還是太多了。在宗教信仰的約束下,身居喜馬拉雅遠鄉的苦行僧們亦難逃過金錢的侵蝕。世間終究難尋真正的凈土。?有時候很難分辨出,是苦行僧,還是假行僧。拜金還是拜神,解讀不出的經文。

    先生荷西 2020-01-07 15:29:54 5682 人 已 閱讀

  • 奇幻索科特拉島,地球上最像外星的地方

    奇幻索科特拉島,地球上最像外星的地方

    也門是個阿拉伯國家,位于阿拉伯半島的西南端。由于石油資源有限,也門并不富裕,和揮金如土的土豪大哥沙特簡直沒法比。不過也門也有自己的優勢——聞名全球的奇怪島嶼索科特拉島。索科特拉島,位于阿拉伯海與亞丁灣的交接處,屬也門索科特拉省,這里獨特的生態環境獨立于地球上其他地區,被譽為“地球上最像外星的海島”,“印度洋的加拉帕戈斯”。索科特拉島是印度洋通向紅海和東非的海上交通要道,也是連接亞非歐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線,圖片來自@Google地圖索科特拉島面積不小,3635平方公里,還有周邊的一些小島,是也門以及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島。索科特拉島人口不多,不到5萬。索科特拉島的戰略地位非常突出,正好卡在歐亞海上大動脈,波斯灣——亞丁灣——紅?!K伊士運河的邊上。每天除這里的大型油輪,很多都能遠遠看到這座奇怪的島嶼。但是,人們對索科特拉島感興趣的,不是他和也門有什么亂七八糟的關系,而是索科特拉島和外星人的“關系”。索科特拉島和外星人有關系?有人說索科特拉島其實是外星人弄到地球上的,這當然是調侃,哪有外星人?即使有,來了地球,也能讓他們買不起房,交不起停車費。由于與大陸隔絕,且面積較小,島上沒有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爬行類、鳥類較多,椋鳥是島上特有的鳥類,而埃及禿鷲是島上最常見的鳥。索科特拉島遠觀像科幻電影里的圖片,但事實上它已進化為一個世外島。如同迷失的世界島一樣,已和非洲大陸分離了六、七百萬年,島上環境惡劣,有大面積的沙質海灘,石灰巖溶洞和巍峨的高山。索科特拉島有700多種,奇特稀有的植物群和動物群,其中三分之一為該島特有。索科特拉島實在太不像地球的島嶼了。你在地球上別的地方看到的動植物,有很多在索科特拉島上壓根找不到。這里的許多植物都長在巖石上,比如形似紡錘的沙漠玫瑰,以及擁有巨型傘蓋的龍血樹。索科特拉島為啥這么有個性,非要和地球老娘擰著來?原因很簡單啊,早在公元前18000000年,也就是1800萬年前,索科特拉島就和大陸分了家,孤懸在印度洋上,成了印飄。索科特拉島和也門本土距離比較遠,最近的也有380公里,反而距離非洲的索馬里角很近。由于和大陸隔絕時間太長,索科特拉島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不管是島上的動物還是植物,都和大陸上的不太一樣。有科學家統計過,索科特拉島上的動物,90%以上都是大陸沒有的。而島上的蝸牛更是95%是大陸沒有的。索科特拉島上的植物,比例沒動物這么高,只有37%的植物是大陸沒有的。但就是37%大陸沒有而島上獨有的植物,讓索科特拉島出了大名。龍血樹樹冠呈密集傘狀,由于其紅色樹脂可用于藥品和染料,在中世紀時就常被人們,用于巫術、煉金術與民間魔法。因為這些植物長的實在是太隨便了,個個奇形怪狀。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想看它只有來索科特拉島。龍血樹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把大雨傘,也像魔幻版的綠蘑菇。想去索科特拉島游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門常年亂七八糟,普通游客很難登上索科特拉島。能上島的一般都是科學家,這還是在1991年之后?,F在情況好多了,但能去一趟索科特拉島也不容易。如果你有機會,可以去看看,不用坐太空飛船,就能去“其他星球”轉一圈,很劃算。索科特拉島氣候炎熱干燥,幾乎沒有任何降雨,是一座亂石叢生的島嶼。因為遠離大陸文明,島上居民的生活仍然非常原始。這座小島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直到5年前島上才修了第一條公路。這種原始化生活帶來的問題就是島上居民普遍教育程度偏低,流行早婚和近親通婚的習慣。島上婦女一生中一般要生育5-10個孩子,有的多達15-20個。?也因為艱苦的自然環境,生活在索科特拉島的沿海地區的人們,大多靠捕魚為生。除了自己食用之外,他們還可以將多余的魚拿去交易。礙于資金短缺,當地政府仍未找到合適的方法推廣生態旅游。不過,正因為沒有游客的打擾,島上的自然環境和風貌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

    荷西先生 2020-01-14 14:51:19 4366 人 已 閱讀

  • 哭墻——以色列觀光

    哭墻——以色列觀光

    不身臨以色列,就無法體會其面對的復雜宗教和歷史矛盾??迚蟹从沉霜q太教與伊斯蘭教的歷史糾葛。P1 哭墻全景??迚φ麨槲鲏?,是原猶太圣殿的西側宮墻。但現在看,它位于金頂的阿克薩清真寺的東南一側。遠眺圣殿原址。在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市中心,矗立著伊斯蘭教的圣殿阿克薩清真寺。非伊斯蘭教人士一律不準入內。這里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歷史上的許多戰爭由此而起。僅基督教十字軍東征阿拉伯地區,戰爭就延續了兩個世紀。公元前十世紀,在猶太王國首都耶路撒冷錫安山上建立了所羅門圣殿,即猶太教第一圣殿。300多年后,古巴比倫人占領耶路撒冷,摧毀了圣殿。50年后,猶太人復國,在原址新建圣殿,史稱第二圣殿。公元70年,羅馬帝國鎮壓猶太人抗爭,再次摧毀猶太圣殿。而猶太人被驅散到世界各地。這是以色列國家博物館展示的第二圣殿模型。第二圣殿時期的耶路撒冷模型(局部)。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占領耶路撒冷,然后在猶太第二圣殿廢墟上建立了伊斯蘭教的阿克薩清真寺。極端猶太復國主義主張重建第三圣殿。爭奪耶路撒冷和圣殿的主權,是中東紛爭的死結。雖然以色列1948年復國,并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將耶路撒冷全部據為己有,但猶太人還是只能在圣殿西墻遺址下祈禱,不能進入圣殿圍墻內部,因此西墻得名哭墻。虔誠的猶太教徒在哭墻下祈禱??迚ν忾_放,男士進入男士專區,只需自取一頂猶太式樣的小帽戴在頭頂即可。以色列國旗在哭墻前飄揚,但以色列人卻不能進入圣殿核心區域,因為那是伊斯蘭教圣地。巴、以心結何人可解?哭墻前每天都有信徒虔誠傾訴。他們不拒絕拍照,甚至可以將鏡頭抵近臉部。信徒在哭墻前書寫祈禱詞,復頌經文。人們把自己的祈求和愿望寫在紙條上,塞入哭墻的縫隙。據說游客的紙條占了多數,他們并不是猶太教徒。遙看哭墻??迚﹂L50米,高18米,還有大部埋在廢墟之下。這個高度只算到大塊石頭。再上部的小石塊圍墻是為了防止圣殿區的阿拉伯激進分子向下投擲石塊而新建??迚Σ还鉃榱丝???迚η?,幾個猶太人高興地載歌載舞跳起了民族舞蹈。希望在前方。?

    夜色獨涼 2019-12-26 12:46:41 3797 人 已 閱讀

  • 印度灑紅節,“好色之徒”的終極狂歡!

    印度灑紅節,“好色之徒”的終極狂歡!

    灑紅節是一場人文攝影盛宴,能最好地詮釋印度及尼泊爾的人文特色,同時也是獲得國際大片的最佳機會之一。灑紅節,也稱“胡里節”“霍利節”“色彩節”,舊稱“Holika”,現在叫做“Vasanta-Mahotsava”或是“Kama-Mahotsava”,是印度最知名的古老節日之一。目前在尼泊爾、蘇里南、圭亞那、特立尼達、英國、毛里求斯和斐濟等地,灑紅節同樣也是重要節日。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有一個最絢麗色彩的節日五彩的粉末與花瓣漫天飛舞盛裝的人民載歌載舞這就是一年一度的印度狂歡灑紅節期間人們相互灑各色花粉彼此祝福迎接春天的到來在印度,灑紅節每年的時間是不確定的,通常是在2、3月間舉行,同時各地舉行的時間不盡相同,但是最具影響的是馬圖拉撒紅節和巴爾薩拉撒紅節。與灑紅節起源相關的傳說有數個版本,大部分人認同其與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有關。傳說從前有一個暴君不允許人民信奉大神毗濕奴。他的兒子卻堅持敬奉大神。王子對父親的專橫跋扈表示了不滿,因此受到百姓擁護。于是父王大怒,暴君便指使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在一個月圓之夜燒死王子。翌日清晨,當國中的百姓帶著盛水的器具趕去救人時,卻發現王子安然無恙,而霍利卡已化作灰燼。這是大神毗濕奴保佑的結果,人們便將7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因此,人們把每年印歷12月的望日定為灑紅節。灑紅節的第二天,人們便用水和各種顏料互相潑撒、涂抹。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灑紅節一般從前一天晚上燒毀用草和紙扎成的Holika 像開始,人們會聚在一起歡快地唱歌跳舞。第二天早上,人們就會開始在街道、公園以及廣場縱情灑紅,將色彩斑斕的粉末以及裝有帶顏色的水的水球扔擲到彼此身上,有人甚至會攜帶水槍上陣。在印度灑紅節上,可并不會因為您是外國人,當地人就“放過您”。他們會對您涂抹彩色的顏料,或者潑灑顏料粉,甚至會用一些染色水進行噴灑,有點類似潑水節。而被潑灑滿身顏料,和當地人一起變得五顏六色,也正是融入節日氛圍的象征,是被當地人接納的標志。灑紅節的色彩,被稱為“古蘭”,在中世紀時被用于家庭制作,從特蘇或帕拉什的樹木上采集花朵,它們也被稱為“森林之焰”。這些花朵顏色呈大紅或深桔,從森林中采集并被鋪在席子上曬干,接著再放到地上踩成細粉。當這種粉末混合了水后就制成了美麗的藏紅色染料。這種顏料(也稱為阿比爾)也來自于一種天然的彩色云母,并廣泛地用于胡里的色彩中,它適宜于皮膚,而不像我們今天所用的化學色料。灑紅節注意事項1、灑紅節是一個狂歡的節日,活動現場人非常多,注意避讓人流太集中的區域,注意安全,在印度和尼泊爾都曾發生過一些踩踏事故。2、灑紅節期間人們互灑彩粉,粉塵污染很大,對相機傷害不輕,因此需要提前做好相機保護措施,雖然傷害在所難免,但卻可以避免一些“毀滅性”的意外。3、灑紅節當天,建議大家準備一身不要的衣服,過完節可以直接扔掉那種。強烈建議上身選白色T恤或襯衣,因為這樣你最能變得五顏六色。

    荷西先生 2020-01-02 14:12:29 3977 人 已 閱讀

  • 在宗教原點——圣城耶路撒冷看世界末日

    在宗教原點——圣城耶路撒冷看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究竟是什么?瑪雅人給出了極其準確的時間:20121221!而這一天卻是我們一干21人在耶路撒冷的約以九天旅途中第一次見到以色列濕季的雨水,習以為常地一天換著四季的衣服,而那天真正把我們全部的衣服穿上而不再脫下的一天:濃灰的云層下,凜冽的寒風在橄欖山上陣陣襲來,太陽躲閃著濃云,不時把耶穌光投射到橄欖山上密布的猶太墓穴,傳說,他們等待彌賽亞的來臨,相信到那時彌賽亞會來到這里召喚他們,使他們都會從死里復活,與他一同進入榮耀的天國。已經到了世界末日的時刻了,他們還在等著復活嗎?以色列對于中國人來講,文化、歷史、宗教差異巨大,絕少交集!我相信行萬里路后對萬卷書的頓悟,所以你不身臨此地,你絕不可能真正讀懂猶太人,也不會理解后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他們由來已久的紛爭、割舍。事實上,還沒到世界末日,我們的攝影之旅似乎注定要沒開始就要結束了:11月14日巴以再度開火、以色列啟動防務之柱以鐵穹攔截哈馬斯的土飛彈,戰機不斷轟炸加沙,情勢緊急,幾乎放棄約以之行,不斷與<龍攝天下>溝通情況。終于,11月22日傳來?;饏f議達成,距離我們的啟程日僅22天!然而提早一天到北京,正值出發的時刻,自加拿大傳來噩耗,真正啟動我在2000年重新發燒的、一起在元陽、壩上、仰天湖草原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雞早、吃得比豬香,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大哥張老板隕于六旬。至此,生與死,現實與歷史,宗教與世俗,在以色列的行程中,就至始自終地糾結在一起!對于國內的旅者,慣常去西藏高海拔征服幾千米的雪山,似乎要證明自己脫離地心引力的能力。而今天我們在以色列,將要翻越0海拔“高山”后,一路下來,去理論上離地心更近、吸引力更強的-422米海平面。但就是在那里,死海卻能把地心對你的吸引力減為“零”,絕對不會沉沒!從這個意義上洼地里的民族和大陸民族還真的不同,無論他們種的糧食、養的牲畜、住的房子以及信仰的神!加加利海是內陸的淡水湖,它應該著名,因為它是世界第二低海拔湖,低于海拔二百多米,僅次于死海。其源頭卻是鼎鼎大名的約旦河從戈蘭高地匯流而成,這是我們第一晚的住宿地。白天六個小時的時差的不適,早已經被第一天的忐忑、新奇的心情壓在潛意識表層了,對了,就是那個叫弗洛伊德的猶太人說過的。約旦河很小很細,卻是耶穌誕生后最重要的生命載體,并且演變出基督教的重要禮儀——洗禮(受洗)!我們在以色列會受到洗禮嗎?當然僅僅是以色列,對猶太的歷史和宗教恐怕還是走馬觀花,事實上我們這次的行程在第二個早上就過關到了約旦,開始了約旦杰拉什、佩特拉、瓦地倫等地時空穿越旅程。杰拉什始建于希臘統治時期,有許多羅馬統治時期的古跡,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建筑使你恍如身處羅馬古城。在大片《奪寶奇兵》和《阿拉伯的勞倫斯》已經很神往的佩特拉,號稱粉色之城,各種顏色的沙巖遍布峽谷,使得他們的先輩無需燒磚制瓦,就可以在崖谷峭壁上鑿刻成無數的城堡、宮殿甚至劇場,還誕生的一種叫沙瓶畫的藝術品。號稱月亮谷的瓦地倫地處約旦南部壯觀的沙漠山谷,這里絕無僅有的地貌與月亮極像,這是約旦荒涼的地區,豐富的景觀中僅有幾千貝都因游牧民族和他們的羊毛帳篷存在。直到再度回到以色列,已經是在它最南端的紅海海濱城市——美麗的埃拉特了。紅海的珊瑚和美麗炫彩的魚,只要潛水就能觸摸到。而海濱港灣中停泊的游艇,昭示著以色列的迦南以前是,現在仍然是“流淌著牛奶和蜂蜜的地方”。紅海盡管美麗,但夠不上死海著名!這是個不會游泳的人都不會沉下去的“?!?,足夠吸引我這個不會游泳的人了!然而更驚奇的是,死海對于皮膚的保健護膚作用簡直可以說是神效,角質、皮炎一掃光!當摸著光滑的皮膚,恍如自身不曾存在過,是別人的皮膚嗎?然而更加美麗的是這片海,靈動、炫彩、無暇!比任何其它的海更加鮮活,我們的影像記錄了死海的萬般風情。進入到耶路撒冷、伯利恒才知道A區、B區、C區的含義,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分割、自治、隔離墻和定居點,國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是去了三國五地:以色列、約旦、巴勒斯坦以及基督教的伯利恒和巴哈伊教的海法。這個充滿了宗教、民族習俗和文化碰撞的地區,必定是充滿了豐富人文題材的應許之地,攝影人題材的歸宿!但是人文對于影像,視角構圖不僅是人、還有物。因此耶路撒冷、伯利恒的大場景、各類教堂、市井街角、書文飾品、佳肴糧蔬等皆是構成猶太、伊斯蘭和基督教人文的影像元素,所以不僅拍攝哭墻正統猶太教人的特寫是人文,橄欖山墓地的大場景也是人文,甚至剛走過來死海風光糖水片也是人文。它的美麗和療效令人相信這個古老的傳說:埃及艷后(Cleopatra)就是因為要霸占死海的天然寶庫而鼓動馬克/安東尼(MarkAnthony)攻打以色列。而真實的羅馬人對以色列的戰爭發生在約公元一世紀的馬薩達,這里是希律王在公元前37年所建,而在猶太人大起義失敗后成為避難所。相對死海高出450米的堅固堡壘修建了可以貯備充足糧食的倉庫、匪夷所思高技術含量的蓄水池,甚至還建有馬賽克鋪墊的游泳池和桑拿浴池,以至于羅馬大軍兩年都沒能攻下來。在羅馬人建筑了同等高度的攻城坡道后,堅守的猶太人決定在逾越節殉難,因為教義規定不能自殺,以致后來羅馬人只找到死于自己的親人、同胞手刃下的960具尸體。他們從幾個幸存躲在蓄水池的活下來的人口中得知最后時刻、起義領導人的話:“我們是最先起來反抗羅馬,也是最后停止抗爭的人,感謝上帝,當我們從容就義的時候,我們是自由人!”。所以,一個四海一河(地中海、紅海、死海、加加利海以及約旦河)的國家注定是文化撞擊、宗教交匯、民族匯合的炙熱之地,人文題材從不缺乏,各種視角都可以冊編成集。如果說耶路撒冷幾千年來充滿著死亡和新生也即復活,那么是猶太教對于耶穌的故事,還是基督教舊約或者是伊斯蘭古蘭經克隆著同樣的說教?這個精神正在一直延續著,我們不斷用未來的理念構筑著新的宗教,例如,海法(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地中海海濱城市)的巴哈伊教。巴哈伊信仰把人類視為一個地球上的大家族,曾經的、現存的“唯我獨尊”視其他宗教為異端邪說的偏見,并非上帝的本意,事實上,諸如印度教、猶太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些信仰體系的稱呼、經典里的故事,甚至其創始人的名號,歷史上都相互借用甚至彼此克隆過。巴哈伊信仰教義之一是宗教同源,人類是單一的種族,上帝已啟動了歷史性的力量,正摧毀著傳統的種族、階級、教義和國家間的隔界,并將適時引發一個世界性的文明,人類社會正在不斷地消除偏見。如此振奮的理想是自另一個猶太人——馬克思,引導過的史無前例的世界革命后,未曾有過的新鮮空氣。然而如果不用未來的理念思考,揭開古老的石板,瑪雅人的預言也差點摧毀了人類的階級、種族、國家的界限,讓全人類第一次有了統一的期盼和絕望!這是跟宗教相反的宿命邏輯:宗教知道必死,但死后可以復活,升入天堂。而20121221那個時點一切都結束了,于是宗教的宗教也終于沒有被統一!幸好,我們在橄欖山的那天也只是被雨淋回來酒店,之后,大好晴天,甚至見到了彩虹。不論是死還是復活、不論是宗教同源還是世界末日,現實的是,我們看到的以色列背后的精神是:受辱而知后恥、爭寸土而立國、有理想始建國!1881年,俄羅斯籍猶太人醫生平斯克爾出版了《自我解放》一書,提出了建立猶太民族國家的想法。1896年,匈牙利猶太律師赫茨爾新著《猶太國》,完整闡述了猶太復國主義思想。接著猶太人回到迦南、耶路撒冷、約旦谷地、特拉維夫,連文字語言都是復活了古希伯來語言,使之變成日常用語,這樣的民族怎能不強?!我們曾經接受著這個民族一個名人的另一種思想,并應用著,我們卻對這個民族根本不了解,這就是人文!我們不了解別人的人文,同時卻丟掉了自己的人文,這個世界唯一需要我們用文字和影像記錄的人文。歷時11天,12月24日我回到了廣州。5天后,坐在廣州大劇院,以色列愛樂樂團正在有中東古老帕西血統的印籍指揮家——祖賓·梅塔的指揮下演奏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樂。被稱作“貝多芬第十”的這首交響樂,堆砌了勃拉姆斯整整十五年的樂思,似乎宗教般地宣示著一樣的世界大同,上帝同源的理念。舞臺上我又看到幾個樂手頭戴的小圓帽(Kipa),甚至還有兩鬢掛著極端正統猶太教顯著標記——辮子的樂手,原來在他們嚴肅正統的宗教背面也流淌著世俗的靈性。沉浸在音樂里,于是我記起:尋找到的耶路撒冷耶穌宗教啟點,度過的瑪雅人世界末日。當今天再回到中國的現實原點,怎樣構建我們未來的攝影生活呢?注:巴哈伊教在我國有著名房地產業人士潘石屹夫婦加入該教。(全文完。2013/1/9于廣州,張璟)

    風起云影 2019-12-20 15:12:40 3610 人 已 閱讀

  • 尼泊爾行攝之三——尼泊爾火葬

    尼泊爾行攝之三——尼泊爾火葬

    尼泊爾,86%國民信仰印度教,這里的印度教徒死后都要按照印度教的傳統進行火葬,然后把骨灰撒入恒河的大小支流,認為這樣能使死者的靈魂得以永生。 上傳這些實實在在的火葬過程的場面,真誠地懇請朋友們僅僅將它此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民俗來看,不用去撇嘴,更不要對此嗤之以鼻甚至惡心反胃。 在窮困破落的尼泊爾,人們非??吹劳?。他們與我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死觀。我們包括漢族在內的很多民族都要在親人死后舉辦隆重的喪禮和下葬儀式,為此很多家庭不惜豪華破費。尼泊爾人恰恰相反,他們重生輕葬,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送親人到天國,逝者無痕。 這一切,我以為均源于自身的宗教和文化。 1、加德滿都有很多火葬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帕蘇帕蒂廟前的巴格馬蒂河。那里有數十個火葬臺,具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北岸屬于貴族,南岸屬于平民百姓;臺越高越靠近下游,地位越高。圣河一邊是尸體烈焰沖天,一邊則是輕泊淡然,可見尼泊爾人看待生死非常超然。 2、尼泊爾也是種姓制度統治下的國度,即便升入天國貴族與貧民也有不同的途徑,這座橋便是分界線。橋的左邊是貧民火葬臺,這里終日青煙裊裊、人頭攢動。 ?3、橋的右邊是貴族火葬臺,只有高等級種姓才能在這里舉辦火葬儀式。4、巴格馬蒂河,盡管此時12月正是枯水季節,水位極低,很多河底顯露著石子,但人們仍然泰然地用它洗衣、漂流骨灰、甚至便后清洗……5、按照傳統,火葬前家屬要用巴格馬蒂河的水洗去死者臉上的灰塵。6、然后用白布或黃布包裹死者身體,并灑上花、米等吉祥之物。7、儀式結束之后,抬到火葬臺,置于壘起木材中,準備點火焚化。8、在尼泊爾火葬場,人們絕對聽不到撕心裂肺的嚎啕,人們仿佛在看一件與己無關的事情,甚至談笑風生。9、焚燒前逝者家屬向遺體撒上黃色的小花,作最后的告別。10、貧富不同火化用的木頭也有所不同,貴族往往用上好的檀木,而窮人只能用一般的松木了.11、死者的兒子們需剔凈頭發、胡須。12、然后,提著油燈繞行父母遺體三周。13、最后,家人們親手將燃燒的火把從已經澆過汽油的口中點燃。14、焚燒時要用一種白色的油脂引燃木料,將逝者口中注入汽油。這些操作都是在親人眼皮底下進行的。15、火葬場有專門的焚尸工,就是在視死如歸的尼泊爾,他們的地位也是低下的。焚尸工要不停地控制火勢,使其燃燒充分。16、火葬臺幾乎沒有空閑,焚燒一具尸體需要三四個小時,一天24小時都在運轉。漸漸地,成煙的升了天,成灰的落了地,只有中間是不滅的明焰。17、自始至終,小女孩的一臉悲傷一直觸動著我的神經,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這種悲傷的情緒在各個送葬的隊伍中屈指可數。18、焚尸后將剩余的碳渣、物品和骨灰直接推入巴格馬蒂河,讓其升天后的靈魂隨著河水匯入神圣的恒河。19、將火葬臺作最后的沖洗,不遺留每一粒能夠升華的靈魂。20、就這樣,一年到頭帕蘇帕提納神廟都烏煙瘴氣,什么也阻擋不了人們爭先恐后升入天堂。?

    小果 2019-12-23 15:36:36 6037 人 已 閱讀

1 2 3 4 5 6 7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国产丝瓜|国产v片在线播放—2020天天|亚洲乱妇21P|日日澡夜夜澡人人|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